炭黑產業網據車與輪店主聯盟消息,隨著全球各大輪胎企業的半年財務數據出爐,讓我們對輪胎大廠們半年來的經營情況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
通過觀察數據變化,以及財報內容的解讀,我們不難看出,全球的輪胎企業正在普遍遭遇挑戰。而一些看似華麗的數據之下,實則隱藏著危機。
輪胎銷售的挑戰因素還很多
縱觀各家企業半年財報,或明或暗都表示了對自家上半年輪胎銷量數據的失落。

其中,全球最大的輪胎企業,米其林公司表示,上半年其全球乘用車輪胎市場雖然基本與去年持平,但與2019年相比依然下降了3%。
而一直以來在排名上緊隨其后的普利司通,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銷量數據,但也提及了疫情對公司的輪胎銷售產生了不利影響。
除了疫情后經濟恢復緩慢,以及動蕩國際局勢帶來的貿易沖擊,中國輪胎市場在今年上半年的相對疲軟也成為了很多廠商銷量數據受到沖擊的原因。
其中,雖然固特異在收購固鉑后展現出了相當的業務活力,但依舊對于上半年中國疫情對市場業績的影響表達了遺憾。認為目前中國替換胎市場水平仍然不及疫情前的水平,同時對企業在應對中國市場需求下降時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

同時,韓泰輪胎在財報中指出,中國市場汽車產量的下滑,對韓泰在中國的原配輪胎銷量產生了不利影響。
營收普遍上漲,但凈利水平依然偏低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輪胎企業營收數據無法帶動盈利數據。
今年上半年,各家輪胎企業的營收數據都有所上漲,增長率普遍在10-30%左右。

即使是因俄烏沖突退出俄羅斯市場的諾記輪胎,上半年的營業收入依然增長了18.5%。
但相對的,各家企業利潤的增長與銷售額的增長幅度并不匹配。
除了因收購固鉑,上半年利潤同比暴增的固特異外,各家輪胎企業的凈利潤增長普遍在10%左右,甚至一些企業出現了利潤負增長和虧損的情況。
利潤增長低于營收增長,這意味著輪胎企業正在遭遇嚴重的成本問題,凈利潤正在被壓縮。
此外,即使是利潤增長的企業,其增長也要考慮到企業本國的通貨膨脹環境和匯率的變化。
今年歐元和日元匯率都出現了比較大的滑坡,而美國也正在遭遇史上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果結合這些因素來看,企業利潤的小幅增長,其背后可能是利潤實際性下滑的現實。
上調預期,下半年市場向好
盡管上半年輪胎企業普遍過得差強人意,但針對下半年的情況,各家企業都紛紛給出了上調年度目標的預期。
當然企業的預期并非盲目自信,首先是中國輪胎市場在六月份已經展現出了觸底反彈的跡象。隨著疫情得到較好的控制,中國輪胎市場下半年的增長,特別是乘用車輪胎市場的復蘇有望成行。
其次,海運價格近期的回落態勢,對于主營輪胎出口的國際輪胎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這意味著當前困擾輪胎企業的成本難題有望得以緩解,可能帶動下半年盈利水平提升。
總結
從各家企業半年的財報數據來看,雖然總體上企業對于輪胎市場未來預期偏向樂觀,但依據主要還是上半年比較穩定的輪胎市場需求。
不過,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影響今年下半年輪胎市場需求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秋冬季疫情反復的可能性、國際局勢動蕩不安因素加劇、通脹壓力和經濟下行的風險等等因素,讓各家企業的也只是謹慎樂觀地看待下半年的輪胎市場。
而如果輪胎企業的低盈利水平繼續,意味著企業對抗上述風險的能力降低,下半年前景可能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