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7月11日消息,近日,歐盟針對輪胎行業的反壟斷調查有了新動態,法國知名輪胎制造商米其林在與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的交鋒中,于訴訟方面取得階段性勝利,這一結果不僅影響了此次調查走向,也為資本與監管的博弈增添了新案例。
此次反壟斷調查源于去年2月的一場訴訟。當時,三組原告,包括直接購買者、經銷商以及從被告之外渠道購買輪胎的人,聯合發起訴訟。他們指出,輪胎行業呈現出“寡頭壟斷且高度集中”的態勢,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異這三家企業就控制著近64%的市場份額。原告方稱,至少自2020年1月起,這些輪胎企業在全國范圍內簽訂合同,通過多種手段合謀固定、提高、維持或穩定輪胎價格,比如借助公開聲明傳遞漲價信號、協調漲價行動,還利用收入管理軟件共享定價信息。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面對這些指控,去年9月,涉案的六家輪胎制造商,即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意大利倍耐力、德國大陸集團和芬蘭諾記輪胎,聯手進行反擊。在聯合法庭文件中,它們聲稱針對自己的訴訟毫無根據,十分“牽強”。這些輪胎制造商辯解道,原告將一些市場特征歸咎于輪胎行業的指控,不足以憑空捏造出壟斷陰謀,而且它們的定價決策是基于“集中市場的理性和競爭行為”。
去年,歐盟委員會對多家歐洲輪胎制造商展開突擊檢查,不僅搜查了辦公室,還進入高管住所,復制電腦及移動設備中的數據,懷疑米其林與意大利倍耐力、德國大陸集團、芬蘭諾記輪胎結成壟斷聯盟,普利司通和固特異歐洲公司也在此次調查范圍內。米其林則在訴訟中指控歐盟競爭執法機構缺乏突擊檢查的正當理由。
如今,歐盟第二高等法院做出裁決,認定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在涉嫌價格操縱的指控時段內,缺乏充分依據,該時段內查獲的信息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盡管法院未明確具體時段,歐盟委員會在2024年宣布檢查的聲明中也未提及。米其林發言人表示,歐盟法院部分撤銷了歐委會的檢查決定,這意味著委員會無法在整個爭議時段內證實任何涉嫌壟斷的推定,這印證了米其林法律行動的正當性。法官認為,歐委會僅在主要時段掌握充分證據,爭議決定涉及的早期時段依據不足,所以需部分撤銷裁決。不過,雙方仍可就法律問題向歐盟法院提起上訴。
此次調查影響深遠,由于涉及企業數量眾多、產品銷售范圍廣泛,按照以往經驗,短時間內得出調查結果幾乎不可能,預計該調查還將持續數年。但歐盟此前曾表示,若監管機構認定企業參與壟斷且證據確鑿,可征收高達全球收入10%的罰款。像米其林、普利司通可能面臨200多億人民幣的罰款,固特異馬牌也將面臨上百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