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財經網資本與公司消息,近期,一大批飼料企業紛紛宣布漲價,國內飼料行業半年內已經歷了6輪漲價。隨著豬價上漲,飼料行業“兩頭承壓”狀況有所改善。
不過,分析人士預計,縱使飼料企業價格一再上調,但終端需求疲軟,飼料消費需求不高,導致飼料企業業績也難迎來良好增長。
· 連續漲價
自5月底以來,受主要原料豆粕價格的影響,多地掀起大范圍漲價潮,涉及豬料、禽料等。近日,新希望、大北農、海大、特驅、傲農等數十家飼料企業陸續宣布漲價50元~175元/噸。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6月第1周,全國豆粕平均價格4.5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但同比上漲20.5%。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3.86元/公斤,與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漲6.6%。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豆粕分析師朱榮平認為,受全球糧食供應緊張影響,今年大豆價格屢創歷史新高,使得以大豆為原料的豆粕價格隨之水漲船高。在進口大豆價格高企情況下,國內油廠壓榨利潤欠佳,油廠降低榨油產量,使得市場擔心豆粕后期供應緊張,導致當前豆粕價格居高不下。
從需求端來看,生豬在經歷了產能去化后,或將在三季度迎來豬周期拐點,疊加水產的不斷上量,需求或將有望迎來回暖,從而支撐豆粕價格上漲。
海大集團在近期調研活動中表示,目前大宗原材料價格處于高位運行的態勢。今年以來,公司針對不同產品進行了相應的提價,基本能夠覆蓋原材料漲幅。從集團整體平均情況來看,成本上漲壓力的傳導基本到位。后續如原材料價格繼續大幅波動,公司產品價格也會進行相應調整。
· 業績短期難改善
今年一季度,受上游原材料價格上行以及下游養殖行情弱勢震蕩影響,新希望、唐人神等飼料概念股業績承壓。
wind數據顯示,海大集團一季度盈利2.32億元,同比下滑71.14;唐人神一季度虧損1.74億元,同比下滑158.09%;大北農一季度虧損2.86億元,同比下滑160.33%。

數據來源:wind
隨著近期豬價上漲,飼料行業“兩頭承壓”狀況有所改善。5月份,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大北農商品豬銷售均價分別為14.9/ 15.7/ 14.8/ 14.7/15.3/ 15.4元/公斤,分別環比變動18.4%/18.1% /16.7% /18.0%/ 14.1% /21.5%。
6月份以來,生豬現貨、期貨價格盡管均呈上漲態勢,但卻未趕上上游飼料提價幅度。這將導致使用標準飼料的規模化養豬場經營壓力加大,持續虧損狀態短期難以得到改善,可能引發主動去產能。
而使用混合飼料的散養戶有一定成本優勢,去產能積極性不高,預計生豬周期將會呈現出階梯型、反復探底走勢,不排除有“多重底”的可能性。
朱榮平認為,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加劇了終端養殖虧損程度,雖近期豬價等價格一度反彈,但養殖仍處于虧損狀態,仍未恢復正常養殖利潤狀態。縱使飼料企業價格一再上調,但終端需求疲軟,飼料消費水平不高,在此情況下飼料企業業績也難迎來良好增長。
· 三季度,飼料價格是否將繼續上漲?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文深向財經網表示,從豆粕角度看,自4月以來國家不斷進行政策性大豆拍賣工作,不斷緩解大豆壓榨企業原料進口難、進口貴的問題,同時企業在豆粕價格較高時提高了進口大豆的采購積極性,這些都將有效增加中國豆粕市場的供應能力,豆粕價格繼續上漲動力將明顯減弱。
但由于原料端國際大豆價格庫存偏低,在北美種植季價格易漲難跌,所以綜合來看,三季度飼料價格有望暫時企穩,以高位震蕩運行為主。
“預計三季度國內豆粕供應也將呈現緊張格局,豆粕價格易漲難跌,下行空間有限。”朱榮平也表示。